顧名思義,柏林洪堡大學,是1810年8月16日,由普魯士著名的教育家Wilhelm von Humboldt提議設立。其原來以建立者普魯士國王Friedrich Wilhelm 三世的名字,被命名為柏林腓特烈-威廉-大學。在一九四九年,則更名為柏林洪堡大學。這所大學可說是洪堡個人大學理念的實踐之地。藉由教席制度,將研究與教學合而為一,並全方位地培育大學學生。由於普魯士的富強,以及周遭大學的諸侯國的沒落,這套洪堡理念迅速地擴散到全德國,並且自此成為現今所有德國大學制度的模範。在這個德國大學模範之地,也提供了德國法碩士課程(Master of Law)。
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哈勒-維騰堡大學德國法碩士學程
哈勒-威騰堡大學是德國薩克森-安哈特邦的一所綜合大學。這所雙子城大學的歷史可回溯一八一五年的維也納會議。有鑑於薩克森王國是德意志地區拿破崙最忠實的戰友,該王國必須將維騰堡一帶的薩克森土地轉給普 魯士王國。自此,薩克森的菲丁家族丟掉了幾百年苦心經營的維騰堡大學。兩年後,普魯士王國決定將維騰堡大學與哈勒大學合併,並改名為Frie drichs-Universität Halle–Wittenberg。由於維騰堡喪失了其重要的大學學術機構與學院,維騰堡大學可說名存實亡。一九一三年起,大學更名為Martin-Luther -Universität Halle–Wittenberg(哈勒-威騰堡馬丁路德大學)。與其他德國有法律系的大學一樣,哈勒-威騰堡大學也為外國的法律系學生提供了德國法碩士學程(Legum Magister/Legum Magistra;LL. M.)。跟其他之前幾個德國大學不同的是,法律系並沒有獨立設院;其毋寧與經濟系合組了一個法律與經濟學學院(Juristische und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)。
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
耶拿大學德國法碩士學程
耶拿大學的校徽是曾為薩克森選帝侯暨薩克森公爵約翰·腓特烈一世(世稱寬宏的約翰·腓特烈)。這位菲丁家族恩內思特系(Die Ernestiner)的選帝侯在1547年的施馬爾卡爾登戰役(Der Schmalkaldische
Krieg)吃了敗仗後,不僅成為神聖羅馬皇帝卡爾五世的階下囚,他還必須將薩克森選帝侯的頭銜及其統治的大片土地,交讓給同家族的阿爾伯特系(Die Albertiner);而這也意謂著,約翰·腓特烈一世也因此丟掉了當時路德新教學者的重鎮:維騰堡大學。職此之故,1548年身在牢獄之際,約翰·腓特烈一世就興起在耶拿重新建立一間大學的念頭。經過他與他三個兒子的努力,終於在1558年,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一世(Ferdinand I.)將當時耶拿的高等學校(Hohe Schule)升格為大學,自此誕生了耶拿大學,並且開始了耶拿的法學教育。為了讓外國大學畢業的法律系學生具備德國法學的學術性與專業性,該院從1995年起,為外國大學法律系畢業生提供了兩學期的德國法碩士學程,授與magistra /magister legum (LL. M.)頭銜。
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
萊比錫大學德國法碩士學程
萊比錫大學自西元一四零九年建校至今,已有六百零五年,是現今德國第二古老的大學。與其他擁有古老歷史的德國大學一樣,法學院也是當時建校時的四大元老學院的一員(其他三名分別為神學院、醫學院與藝術學院)。隨著十七世紀末、十八世紀初萊比錫逐漸成為德國文化與商業的中心,萊比錫大學法學院也逐漸開始了其輝煌的歲月。這不僅讓許多名人(例如費希特、歌德、舒曼等)前來就讀,在十九世紀成為柏林以外德國最重要大學的結果,許多當世有名的學者願意成為法學院的教席教授。這些教授不乏對後世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學者。例如曾參與德國民法起草工作的Berhard Windscheid教授、古典刑法與規範理論的代表人物Karl Binding教授以及德國行政法之父Otto Mayer教授。而帝國法院(Reichsgericht)於此設立,也算是佐證了當時萊比錫法學的昌盛,並讓萊比錫享有「司法權的城市(Stadt der Rechtsprechung)」美名!按照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的章程,萊比錫大學的法學院也為外國法律系畢業的學生提供德國法碩士(Legum Magister)的學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